早期经历与婚姻关系之三

来源:《女性月刊》1999年3月 作者:高天
二、探索期(分离期)(18个月-3岁)

  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,他们的生存本身已经不再是令他时刻担心的问题之后,特别是当他们开始能够自己走路之后,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,都在等 待他们去探索。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,开始要一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,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二阶段── 探索阶段,或称分离阶段。
  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,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,另一方面,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, 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。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,父亲的角色这时十分重要,他应当耐心地支持孩子充满好奇的离开妈妈去探索他的周围世界,这个 世界可能是客厅、厨房、厕所、门外边、甚至街道、公园等等,当父亲带着孩子离开母亲的视野后,再逐渐地让孩子离开自己。这时候孩子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 是:兴致勃勃地从父母身边跑开,但是马上又跑回来,投入母亲的怀抱,然后即刻又离开……,不断重复,不厌其烦。当孩子一离开父母时,即感受到了不安,特别 是当父母不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之内时更是这样,他们需要立即回到父母的怀抱中去。这时,一个称职的母亲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的“探险”,她对 孩子的行为各种冒险行为并不横加干涉,她对孩子显示出的独立倾向没有感到不安,她明白这是孩子成长必需走过的道路,但同时她也明白孩子此时依然需要安全感 和依恋,所以她总是让孩子知道:放心地走吧,等你回来时,妈妈还在这里等你,等着听你有趣的“历险记”。
   我曾经在一个美国的购物中心里看到了一对找不到妈妈小姐妹,姐姐约为5、6岁,妹妹约为2、3岁,妹妹惊慌地疯狂哭叫,很多顾客和工作人员都试图安慰她, 让她安静下来,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行,虽然姐姐的眼睛也是含着泪花,却是很冷静。我意识到,今天的经历对妹妹的一生来说,其不良影响恐怕是不可抵估的。
   如果这一阶段父母教育的方式不当就会造就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:距离儿童和矛盾儿童。

儿童:对被控制的恐惧
   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(依恋期)做得较好,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。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。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, 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。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:“回来,那儿不能去。”“回来,那儿会摔倒的。”这样,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 界之路。她们这样做,可能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,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,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,她不能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。
   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: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,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,逃离母亲的控制。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,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 闭了,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。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,他们充许妈妈抱,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,不让妈妈亲,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“吸收 掉”。
   从表面上看,距离儿童与孤独儿童相似,实际上他们是从根本上不同的,孤独儿童从不主动,从不要求任何东西,更不要求接触,因为接触总是导致被拒绝的痛苦。 而距离儿童则不同,他们通常在依恋期适应很好,他们的依恋需求通常能得到满足,但是当他们需要离开母亲时,问题就来了,他们不害怕亲近,事实上他们也需要 亲近,但是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,他们害怕过于亲近,以至不能从母亲的控制中逃脱。

成人:回避型人格
   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,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。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:长时间忙于工作,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, 喜欢参加各种室外活动,即便在家里,也总是埋头看书、看报、电视。周末宁愿忙于各种家务也不愿多坐下来陪陪自己的配偶。独立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,配偶的 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。“你总是在控制我”,“你太粘人了”,“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”,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。他们与孤立型人格不同,孤立型人 格否认自己对亲密的需要,而回避型人格则会正面显示他们对亲密的需要。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,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,特别是当他们感 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, 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,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,去取悦对方。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,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,或对自己有进 一步需求时,他们便会立即退缩,甚至生气:“你怎么没完没了?你的要求得太多了。”迫使对方离开自己。等他们再次“出山”的时候,他们会“忘记”与对方之 间的不愉快,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。他们会试图改变对方的情绪,或批评对方对自己的冷淡:“我都有没事了,你怎么还没完没了?”如果气氛不能得到改 善,他们会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。
   陈卫钧,一个成功的公司经理,是一个典型的回避性人格,他带着妻子张莉一起来到我的诊室,希望我能治疗张莉的“抑郁症”。经过与张莉的交谈,我发现她的抑 郁是因为丈夫对她的冷漠态度引起的:“除了吃饭睡觉,他总是有他的安排。早上忙着上班,下了班不是去健身房就是去飙车,晚上看球赛,好不容易等球赛完了, 他又说要一个人冷静冷静,考虑生意上的事情。如果我给他的办公室打电话,他总是嫌我影响他的工作。我不明白,既然他跟我结婚,为什么有这么把我不当回 事?”
   我问道:“陈先生一直是对你这么冷淡吗?”她说:“其实也不是,刚结婚时他挺好的,挺关心我的,可是没多久就变了。等我真的生气了,不理他了,他又会过来 说好话,哄我,可是没好两天,他又变成那德行了,他总是在变,而且很多事答应得好好的,到时候就变卦,实在让人受不了。”
   陈卫钧冷冷地说:“你知道我喜欢运动,我有很多爱好,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,难道我不能有一点自己的事情?”张莉马上反驳道:“你总是没有时间跟我在一起,连一起吃个饭的时间都没有,可是却有时间跟秘书在一起,这是搁谁头上能不多想?”
   陈先生看来很不高兴了,但是仍旧很克制地说:“我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情。我只要看谁一眼,你就认为我跟他上床了。太无聊了。”但是陈先生也承认,张莉是一 个很贤惠的妻子,生活上十分照顾自己,只是太粘人,什么事情都想管,不给人留一点自己的空间。回避性人格很难全身心地去亲近他的配偶,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 与对方的距离,每当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,就会立即退缩,与对方疏远。但是他们的疏远是有限度的,一旦感到有可能失去对方时,他们就会又试图 接近对方,使对方陷入困惑之中。
   回避性人格的另一个类型是我们常说的“花花公子”类型的人。他们需要不断地吸引异性的注意力,正如小时候需要不断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一样,但是又不能保持 与异性的关系。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来获得异性的爱,可是一旦进入一种稳定的爱情关系,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烦,因为他们感到了被控制和被“吸收”的威胁,于是 就又想方设法摆脱和终止这个关系。同时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并不因此而消失,他们就又开始了另一段恋情。对他们而言感情是矛盾的,既有对依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 的恐惧,也有对独立的需求和对被控制的恐惧。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的依恋期不能满足他对母亲的依恋要求,又在孩子的探索期严重地限制了他对独立和探索的需 求,那么她就很可能造就了一个未来的感情不专一的“花花公子”。

儿童:对失去的恐惧
   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,他们总是想从教育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,或者总是忙于其他事情,所以总是鼓励,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 索和独立阶段,而忽视了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又要回来以确认安全感的心理需要,使孩子在片刻的“探险”之后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,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 感,使他们陷入寻求独立和依恋父母的矛盾情结之中,成为孩子走向成熟的“后顾之忧”。他们常对孩子说:“去,自己一边玩去!”“没看见我正忙着吗?”“你 是个大孩子了,别老缠着我。”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,害怕离开妈妈,这些孩子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父母是否随时都在关心着他们,爱他,他们总是眼睛盯着 父母,唯恐自己稍有疏忽,父母就会消失。他们需要父母时刻都在身边。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吸引父母的关注:眼泪、讲故事、问问题等等,但是,他们与依恋儿童 不同,生气、哭闹、抱怨不是他们手中的武器,相反,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,作出好孩子的样子,或者找出各种借口来得到母亲的注意力。例如一个我的来访 者回忆说:“我妈妈总是让我自己玩游戏或画画,然后她就自己消失了。她总是说:‘你现在长大了,不要老缠着妈妈,让妈妈休息一会儿。’没几分钟我就会找出 各种借口,闯进她的房间去看她是不是还在屋里。这时候她总是很不高兴:‘你没看我正忙着吗?’但我还是不断地闯进她的房间去打扰她。”

成人:追求型人格
   矛盾儿童到成年后即形成追求型人格,他们总是想出各种方法去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。与依恋型人格一样,追求型人格也惧怕被抛弃。但不同的是,如果说孤立型 人格是害怕被:“拉回家”,那么追求型人格则是害怕“害怕找不到家”。对追求型人格来说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灯是黑的,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边都是很难以忍 受的。他为了能够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,总是力图取悦对方,伺候对方,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。他们生怕与对方产生矛盾或不高兴,因为他们怕对方离开 自己,所以总是设法安排各种共同的事情:出外郊游、看电影、逛街、 上餐厅、运动等等。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需要,将对方放在首要的位置。他们不像依恋型人格那样总是在抱怨生气,他们是“贤妻良母”或“五好丈夫”,很少抱怨 生气,总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,习惯于看着别人的眼色,生怕对方不高兴。可是他们的种种努力往往并不讨好,而是使对方感受到窒息,没有一点个人的空间。对 于失去的恐惧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,他们十分留意对方的行踪或者表情,对可能出现的所谓“第三者”非常敏感。这种人常常在暗暗地伤心落泪,感叹“活得太 累”,陈卫钧的妻子张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
服务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媒体报导

本页手机扫描二维码网址